給水泵橡膠減震設計
高層建筑的供水方式多種多樣。除了生活給水、消火栓系統(tǒng)給水、自動噴淋系統(tǒng)給水外,經常有噴水、水幕給水等,儲水箱必須有足夠的容量來保證上述系統(tǒng)的供水. 池容量的計算可參考相關規(guī)范。
1.1 專用消防水池設計
設計專用消防水池時應注意以下問題:
(1)水池內應安裝導流墻,增加流道,減少死角。
(2)安裝循環(huán)水泵,使池水充分循環(huán)。常用方法
方法如下:
一是利用消防泵本身和旁通減壓閥,使全池死水循環(huán)。二是設置專門的循環(huán)泵,使池水循環(huán)。循環(huán)泵流量以一年周轉池水一次為準。
循環(huán)泵的流量為30m'/h,也可根據(jù)實際情況確定。三是在循環(huán)泵的吸入管中加入濃度為2腸的漂白劑溶液。
-10%,對池水進行消毒,并保持足夠的余氯。循環(huán)泵可以間歇開啟或每天開啟。是根據(jù)各地的操作經驗確定的。
另外,很容易發(fā)生噴水系統(tǒng)因水質問題而堵塞的情況。為增加消防滅火的安全性,筆者建議噴水系統(tǒng)與生活供水系統(tǒng)共用一個水池。與消防專用蓄水壇相對平衡給水泵橡膠減震,有利于水池的結構設計。
1.2 如何取水
為保證水泵機組在火災期間的正常運行,水泵的取水方式必須安全可靠。
消防規(guī)范明確規(guī)定,水泵采用自充式吸力:當消防水箱容量超過500m時,消防水箱必須分成兩個隔間。目的是保證在清洗或檢修水池某一隔間時,仍能供應消防用水。
從泵中取水的三種方法:
(1)消防水泵設有吸水管至水池。缺點是不利于清潔或維護。每個系統(tǒng)只有一臺泵處于待機工作狀態(tài),這是不安全。
(2)設置公共吸水井。消防泵從公共吸水井抽水。缺點是水池和吸水井用大管徑連接。吸水時大修,全部斷水,系統(tǒng)安全性差。
(3)水之間有連接管。連接管上裝有控制閥,連接管是作為水池的一部分設計的,不是按照一般的吸水管設計的,所以連接管流量適當?shù)汀?/p>
有兩個泵和吸入管,優(yōu)點是:
(1)清洗或檢修某個水池時,各系統(tǒng)的壓力泵可以處于待機狀態(tài),連接管道本身也可以單獨檢修,增加了整個消防系統(tǒng)的安全性。
(2)池內預埋套管的數(shù)量減少,有利于池的防滲漏和抗振。
但池間連接管的缺點是渣氣容易積聚在連接管內。解決辦法是:一是適當加大池底坡度。
斜坡為泥坑,清掃或修炮時排泥;二是制作網狀吸口。三是自動噴水系統(tǒng)和供水總管上的噴水系統(tǒng)
Y型鏡頭濾鏡可隨時清洗;四是在連接管的適當位置設置排氣閥。
2.消防泵的選擇
正確選擇水泵不僅要考慮泵的特性曲線,還要考慮管道系統(tǒng)的特性曲線。這樣,選擇的水泵就不會太大。
選擇具體泵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(1)不能片面考慮單臺泵的高效率運行,而必須考慮泵機組運行的整體效果。盡量使用大功率泵,減少工作
泵的數(shù)量。大功率水泵的高效率有助于節(jié)約能源。
(2)為保證并聯(lián)泵常年在高效區(qū)運行,并聯(lián)泵的數(shù)量不應超過3臺。如果某臺泵要單獨和并聯(lián)運行,應注意選擇每臺泵并聯(lián)的工作點盡量靠近高效段的左邊界,這樣單臺泵運行時,工作點移到對,且工況點仍可在高效段,從而在整個工況范圍內給水泵橡膠減震,運行效率更高。
(3)管道特性曲線與并聯(lián)泵QH曲線交點的效率不得超過高效區(qū),以保證泵的順利過濾。
(4)消防泵配調速泵和定速泵時。通常調速泵為常開泵,定速泵為步進寬速泵. 調速泵的最大量程不應超過75字^-100%,以免泵的運行效率顯著下降。
快速水泵機組的安裝高度應根據(jù)全速運行狀態(tài)考慮。
3 泵房抗噪減振
(1)選擇低速、低噪音的水泵,從源頭上降低噪音。
(2)水泵機組采用變頻調速控制,使水泵的瞬時啟停變成緩慢的加減速。為了減少水泵的突然啟停
降低泵在瞬間啟動和停止時的噪音。
(3)水泵出水管上的止回閥應采用緩閉消音止回閥,以減少水泵止回閥可能引起的水錘噪音。
(4)消防泵的底座應按計算采用橡膠隔振器或橡膠隔振器。以減少泵振動傳遞到斗桿混凝土基礎上。
(5) 泵的出口和吸入管應裝有橡膠軟接頭。
通過鋼管的固體傳聲,降低水泵的運行噪音和振動。
(s)泵房內的吊管宜采用彈性減振吊管。吊管與支架上的金屬管夾與管道接觸的部分應加橡膠隔音。
(7) 合理布置管道。水泵進出水管、立式泵有00、900、1800、2700四種布置方式。當進出水管為1800時,四個支撐的隔振泵座下各點 各部件受力相等,壓縮量相同,對隔振最有利另一邊。臥式水泵有水平進水口和垂直出水口。
然后考慮盡可能縮短吸水管的長度,減輕管子的重量,減少管道載荷對隔振的影響。因此,吸水管上的柔性橡膠接頭應盡量設置在靠近消防泵的位置。